【资料图】
需求发起人“最近”关注什么?这个问题也进一步拆分为两个问题:
-- 最近有什么迫切的问题要解决? -- 最近有什么紧急的目标要实现?这两个问题,是调研的“思考起点”,带着它们: 1、查阅官网 2、研究他们的社交媒体 3、浏览他们的招聘信息 4、分析财报 5、了解行业报告 6、直接询问客户方的“对接人” 7、向内部专家请教 ...... 手段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,我想传递给读者的核心思想是: ——销售从业者要知道去 “调研什么?”。 哪些内容“值得花时间去了解”,哪些问题“无需去收集”,应以“是否有助于我们找到客户的关注点”作为判断依据。 如果条件允许,我建议销售从业者要去进一步探究 关注点背后的动因。 也就是 “需求发起人为什么会关注这一方面?” 举个例子(下面示例,场景是我在跟客户的“对接人”聊天,尝试收集他们老板的关注点)。
我:“在销售方面,你们老板最近最不满意的地方在哪?是客户不够?成单不行?销售团队不努力?还是.....” (提醒一下,不建议直接抛出“有什么关注点”这样一个宽泛问题,建议像上面这样,有一定的方向引导,了解“跟我们领域相关的关注点”。) 对接人:“应该是客户不够。” 我:“为什么这么说?是有哪些具体现象吗?” 对接人:“老板最近一直强调要大家去拓客。” 我:“是因为老板觉得最近新客户流入不够吗?” 对接人:“我感觉是的。” 我:“是哪些具体的数据或事情让老板产生这样的感觉?” ......当然,对接人不见得能回答上来,我主要希望通过这个事例让读者体会一下: —— 如何围绕关注点进行“动因提问”。 关于调研,我推荐大家进阶阅读和两篇文章。 最后,销售从业者可能会问:
穷尽了一切办法,最终还是调研不到信息怎么办?在我看来, 没有人能保证我们一定会调研到有用的信息,但尽力去做、养成习惯是有必要的。
见面前,还需要物料吗?对此有疑惑的读者,可能恰恰体现了“准备工作不到位”。 在我的销售生涯中,我总结出一个道理: 只有我们表现出足够的重视,客户才会更加重视。所以,在见面前,我建议郑重地向客户发出一份《拜访确认函》,如下图所示: 《拜访确认函》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: 1、我方出席人员,一定要把 背景标注清楚,这是我们的“交流资格”。 2、会议议程不要太过于强调“公司”和“产品”,因为大多数时候,客户只关心自己的“问题”和“目标”,而不是我们。 3、要给对方一个“不长的时间预期”,这个世界太多销售从业者不把时间当回事,以至于许多客户很怕被浪费时间。 4、要“婉转体现”我们 对客户关键人的“出席要求”,我一直认为,我们只应该在“对的人”在场时才应该开始,否则宁愿换个时间。 只有我们表现出足够的重视,客户才会更重视。有销售从业者可能会问:
-- 如果我的背景不够资格,公司又没有安排合适的人帮忙。 -- 如果我们没了解到客户的关注点(甚至也预测不到)。 那怎么办?我觉得,这就叫做“准备不足”。 如果对方安排了“对的人出席”,但我们的准备工作并不到位,连个像样的《拜访确认函》都弄不出来,对方不重视不也正常吗,我们凭什么?
居然要做如此麻烦的准备工作,做得到吗?在我看来,需求引导本来就是一件困难的事, 充分的准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提升“引导的成功率”。 有一天,当你“掌握了准备的能力”,也“习惯了去准备”的时候,就会发现,这件事多有价值了。 希望本期文章能给你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。 END本期文章是中 第三章 销售机会转化中的内容。 点击 左下方的“阅读原文”, 可跳转到《销售人员工作手册》目录,查看《销售人员工作手册》的目录结构和其它文章。 公众号目前采用“手册写作”的输出方式,对此感兴趣的读者,可点击进行了解。
关键词: